電商經營行銷策略步驟一:Action Plan(種植規劃)
首先,Action Plan(種植規劃)是指在電商經營時,策略性的半年到一年的規劃,也就是對一個產品或是多個產品,一步一步推進的時程表,可作季度規劃、半年度規劃、年度規劃,每個時期著重點的不同,有策略的下去安排行銷企劃。
就像是種植播種一樣,春天適合播下什麼樣的種,然後什麼時候要收成。有些作物短短幾個月能收成;有些可能就要半年一年。
就像是種植播種一樣,春天適合播下什麼樣的種,然後什麼時候要收成。有些作物短短幾個月能收成;有些可能就要半年一年。
而你就必須要思考:整塊田地什麼時候要播怎樣的種,想要什麼樣的收成模式。所以在這邊你的種植計劃可以分成:你想要每個月有穩定收成的,或是一次一年的大收成。
要種什麼樣的作物其實都看團隊以及領導人的屬性。
我曾經有遇過一個團隊老闆,就喜歡打快速游擊戰,短時間大量曝光。但是產品存活的週期,大約只有三個月,下一次這個產品再拿出來做的週期就是五年後。
而我也有遇過另一個團隊,老闆不在乎一開始做品牌,就一直在投資。品牌做了兩年,而推出新品的速度,一年才一隻產品。
每個月的營業額雖然不高,但是忠實客戶會一直持續回購。
不同的農夫可能適合種植不一樣的作物,了解你團隊的特性,以及這個作物要怎麼種植,才能適合市場非常重要。
我們常說順流就會是輕鬆的,硬是要跟市場需求對著幹,你可能會耗時又耗力,而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最終走上放棄這個結果。
具體來說,若你也想進行「Action Plan(種植規劃)」時,你需要思考整體選品、產品定位、設計風格、預算、曝光平台、通路資源:
- 整體選品:每個人資源不同,能夠理解的,會與平常認知較相關。
舉例來說,如果創意者是個媽媽,可能想創業的產品,會比較著重在親子類;如果是個單身男性,創業的產品,可能就會是服飾、生活潮流類的為主。
這樣有一個特別要注意的點,就是你需要做一下市場調查。到底跟你有相同認知的人多還是少,不然很容易掉入老王賣瓜、自我感覺良好的處境。
- 產品定位:對於一般的中小企業主而言,市場不乏跟你有同樣功能效果,或甚至是可以直接取代你的產品。更會有資源比你多、資金比你雄厚的人進入市場,做得比你更好。
所以在定位上面,我比較建議尋找產品的差異化,找到一個吸睛的亮點,比較容易切入市場。
- 設計風格:在設計風格上面,我建議要整體規劃,甚至有一致性,而不是只會 PS、Canva 的基本功能,就認為可以自行設計。建議還是要由有經驗、專業的平面設計師,做整體規劃。
這筆錢千萬不要省,因為這關乎到整個品牌的形象,及未來的銷量。而如果市場反應不慎理想,建議儘早將整個風格置換掉。
或是換一位設計師,不然時間越久,投入越多,再來變更可能為時已晚,你卻又不甘於沈默成本,而棄之可惜。
- 預算:整體預算的規劃,如果切分成品牌建置A,跟流量廣告預算B。
建議初期比例是A>B,慢慢的再調整成 A=B,後期再改成A<B。
為什麼這樣分呢?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當你的店舖裡面還沒有裝潢好,你就讓很多的人進到店裡面,人們只會看到半吊子的品牌,沒有完整性。
當慢慢的後期品牌網站,完整度較高的時候,大量的曝光投放、引來流量,才是對品牌轉換率比較高的做法。
- 曝光平台:建議可以朝兩個方向去進行,一個是原本熟悉的場域,另一個是 FB 廣吿。什麼是原本熟悉的場域呢?每個人不太一樣。
例如有些人他就擅長在 BNI 、扶輪社中靠人脈關係經營,有些人可能習慣使用 LINE 社群做口碑分享。所以在這裡我建議你,可以保留原本擅長的場域。
因為你在這些場域已有社群的信任度,便可以花較少的時間,讓人們接受;再來就是陌生客、新客的開發了。
如果你的期初廣告預算不高,另一個曝光的平台,建議用在 FB 廣告上,畢竟 FB 廣吿依舊是目前使用量最高、普及率最高的社群平台,導購效果相對也是比較好。
- 通路資源:越多的通路就會帶來越多的曝光與流量,可以開始尋找一些團爸團媽、帶貨網紅,其他電商平台的通路銷售(例如蝦皮、momo、pchome、博客來等)
以上集提到的出版社為例,這個公司他之前都是使用傳統實體通路的做法。公司裡面的成員年齡都偏大,對於新型態的網路行銷生態,非常不理解。
公司內部既有的平面設計師,以及寫企劃文案的人員,擅長的也都是實體書籍印刷。自然對於網路行銷,跟設計方式完全抓不到方向。
公司的結帳系統也沒有線上金流,更別說一個適合電商銷售的網站。
所以公司需要的是一個有網路行銷經驗的團隊,而且是有實作經驗的領導人,但有鑒於公司內部文化,這樣的空降部隊姿態要夠柔軟,像是可以親自做一次給大家看,慢慢讓人員熟悉,換個腦袋思考。
類似的案例其實很常出現在二代接班的企業當中,年輕一代的接班人急於表現,常常造成很大的內部衝突,有時候解決情緒問題,再來解決事情,反而會事半功倍。
像是出版社這樣,實體已經小有口碑的狀態,其實需要的是,調整人員調整行銷方式:
- 找到一個對的領導者(或是內部培養一位,讓他去上課學習)
- 找到一個適合線上銷售的產品(適合實體銷售不一定適合線上銷售)
- 做一個適合線上銷售的定價及套裝組合(不要跟實體原本的售價做價格競爭)
- 製作適合線上銷售的素材,用最快速的方式測試市場反應度:廣告圖、影片、銷售頁
- 做廣告投放引流量
- 確認市場能夠接受(這裡需要分析廣告數據,做比對測試)
- 開始經營口碑行銷
- 拓展更多線上銷售通路(聯盟行銷、多平台行銷…)
然而,在過程中,有幾個細節你需要特別注意:
- 注意事項一:不要只是一昧地追求,快速達到過人的預期業績,「吃快撞破碗」,老闆心急,有可能造成既有團隊的反彈,造成反效果。
- 注意事項二:在規劃中記得要作對照組做實驗,才不會得到的結果太單一。例如做價格的對照組(1000元以下 vs. 1000元以上)或是 A 廣告圖 vs. B 廣告圖

推薦延伸閱讀:【最完整 APPLE 行銷策略攻略】上集:傳產面臨倒閉危機,如何轉型線上業績翻倍?
電商經營行銷策略步驟二:Pretest(試種看看)
接著,第二步,Pretest(試種看看)是指:在電商經營時,先用比較快速、節省成本的方式,做行銷測試市場,整個建立素材測試的時間,不要超過1個月。
耗時太久容易造成人員的損耗。(這裡可以列出人力成本的費用,如果是老闆自己做,還要注意機會成本,很多老闆都沒有把自己的薪資算進去成本內)
而整體的測試時間大約為:銷售頁面設計 1~2 週、廣告圖設計 1 週、影片拍攝 1 週、廣告文案撰寫 1 週。
Pretest(試種看看)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在不知道,市場特性如何的前提下。如果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精雕細琢產品,容易花費過多的成本。
時間也會是看不見得隱形成本,所以「快速」是在這個時間點該注意的。
總而言之,多方的嘗試,才能夠快速的找到一條適合深耕的道路,見不對盤就快速收,換下一個方式。
實務上,進行「Pretest(試種看看)」時,會分為「行銷素材的籌備」,與「小規模市場測試、市場調查」兩大環節。
一、行銷素材的籌備
平面攝影
平面攝影大致上分成兩大類:產品攝影與人像攝影
你要先考慮你是要單拍產品,還是要以模特兒帶產品,例如食物類型的產品,就是只有商品本身為主;如果是美妝類,則會需要模特兒。
在選擇攝影師之前,你需要確認攝影師的專長:有的攝影師擅長食物類、有些擅長保養品、有些擅長服飾、有些擅長會反光的產品,例如珠寶玻璃類,選對攝影師的風格會讓你事半功倍。
一般在拍產品的時候會分成頂部俯視拍攝(以產品樣式的擺盤強調整體感覺)、45 度角拍攝(近似人肉眼的觀看方式,會更接近實際收到產品的感覺)
以及平拍(著重立體感)、產品局部特寫(交代產品的細節特色),等四種拍攝角度。
一般來說,拍攝產品除了角度之外,還要拍四種照片:白底素景產品照、產品情境照、產品產品細節特寫、產品與模特兒使用情境照。
設計
關於設計風格一般會有三種考慮要素,一個是競爭者、二是受眾的喜好、三是你擅長的風格
- 競爭者
競爭者要參考的原因是因為要看一下這個市場大部分的人都是做哪種風格的,如果大部分的人都是做A風格,或許你做B風格可以殺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但是要思考的是,為什麼大家都做A風格?
或許也是因為A風格是這個市場比較大宗的喜好,如果你也是要做A風格,你可能要思考你能不能做得比競爭者更好,或是你能不能有更不一樣的差異化。
- 受眾的喜好
受眾喜好可以參考同樣受眾的其他產品,都是怎麼做設計的,透過大數據分析可以把受眾輪廓畫出來。(可以利用keypo、i-buzz…等聲量搜尋工具)
畫出比較具體清楚的受眾輪廓之後有可以邀約設計師在這個階段參與討論,請設計師給予設計方面的建議,設計建議可以做整討的CIVI定調。(從LOGO、品牌色、品牌字體…)
先有一個基本的定調,在未來任何的設計不會跑偏掉。你擅長的風格,亦或者可以說你的設計、你要合作的設計師、你的小編或是如果你是自己一個人創業,你會做的風格。
- 你擅長的風格
你喜歡的風格,或是你要配合的外包設計師他擅長的風格是什麼,透過前兩項可以找到可能適合的風格,再由這種風格去找擅長這種風格的設計師作商業設計。
建議由風格去找設計師,不要先找到設計師然後要他去做你想要的風格,挑設計師可以看他過往做過的作品可以看得出來他擅長什麼,因為每個設計師能做的擅長的風格都不會差距太多
最後,官網建制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用電商平台建立官網、另一個適用wordpress建立,用wordpress建立會比較浩時而且耗人力成本,如果你只有自己一個人建議使用套版的店商品台建立。(這裡可以再做個管網建置的延伸)

推薦延伸閱讀:品牌行銷策略、行銷手法傻傻分不清?一次了解兩者差異及5 大品牌定位策略!
二、小規模市場測試、市場調查
- 下流量或互動廣告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了解的是市場對你的產品有沒有興趣,可以拍個短短的影片或是拍照寫寫貼文,看看市場的反應如何,要如何知道什麼叫做反應好?
如果你的廣告曝光成本很低,大家都很熱絡的去留言跟分享,這樣代表大家對這個議題是感興趣的,但在這裡不需要畫太多的成本測試市場,這裡只是要讓人認識了解你的品牌,有個最初步的認識
- 下問卷廣告
如果你需要更多市場真實的回應與聲音,可以使用surveycake等問卷系統在上面調查一下,定價、顏色、功能、組合…等等問題,記得可以在最後要填完後加入你的粉絲團或是LINE,可以在產品上市的時候第一時間通知填問卷的人,因為願意填問卷的人相對來說他對於你的產品更有興趣
- LP 廣告
銷售頁下廣告是最直接轉換成業績的方式,使用轉換廣告,看完頁面有興趣之後加入購物車下單購買,這樣的購物流程是最直接簡單粗爆的
第一個定調要對誰說話:要對家裡有幼稚園~國中階段孩子的家長,而這些家長小的時候有聽過這個品牌的名號。
我們找了一組經典的套組做好了市場可以直接轉換的定價(3000元以下)做產品攝影,製作廣告圖及影片還有銷售頁,設計風格就偏活潑可愛顏色繽紛,顏色亮麗吸引人的目光。
只用一頁式銷售頁的方式直接下轉換廣告,因為這家出版社目前沒有多餘的人力可以做網路行銷的經營,所以全權外包給行銷公司製作所有的素材以及下廣告,自己就經營好客服以及出貨。(客服、會計、出貨X2,人員共4)
然而,過程中,有幾個細節你需要特別注意:
- 注意事項一:時間是決勝的關鍵,如果能夠快速的測試市場,不斷地調整素材跟方向,不斷地瞄準發射,成功率比較高。
- 注意事項二:不要花過多的預算在不能直接轉換的地方,或是沒有可以直接導購的廣告方式。(例如:電視廣告、報紙廣告…)

推薦延伸閱讀:口碑、網紅、SEO 行銷如何預測成效目標?兩步驟精準設定行銷 KPI!
參考資料: